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答题卡下载
收藏试卷
平行组卷
一、选择题 (共1题,共5分)

1、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B.在古汉语中,“汝”一般为地位低的人对地位高的人的称呼,如汝亦知射乎?“尔”表示不敬的语气,如“尔安敢轻吾射!”

C.刘慈欣,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流浪地球》被改编为电影,《三体》三部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D.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诚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

2、

阅读下面文字,请在横线上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豫剧(qǐ  yuán)___________于中原(河南),是中国五大戏曲___________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___________。近几年,豫剧跟随河南卫视、南豫剧院、台湾豫剧团等演出团体走过了世界(zhū  duō)___________国家,被西方人称赞是“东方咏叹调”“中国歌剧”等。

三、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十五岁的月亮

①15岁的我,像一只困兽,在教室里走来走去。“初三”和“毕业班”,是两个令人紧张的词,我烦躁不安,因为我向班主任请假回家,却被拒绝了。

②教室里只剩下我一个人。脑海里反复盘旋着请假时老师的样子,他板着脸对我说:“认真读书,没事不要随便请假,才星期三!”处在执拗而又任性的年纪的我,是不会理解老师的苦心的。看着老师的背影,我几乎绝望了。班主任年纪不大,非常敬业。他的宿舍与教室只有一墙之隔,要从他的眼皮子底下“逃跑”是不可能的。

③可是,我想回家,想吃母亲做的热饭、热菜,想在自家的热被窝里好好睡一觉。我不知从哪里来的胆量和勇气,头也不回地冲出教室,学着那些调皮男生的样子从走廊的水泥栏杆上滑下,再从下面的花坛跳出去。我栽在花坛里,打了一个滚,把一丛菊花砸得东倒西歪。我得意地爬起来,朝家奔去。

④到家时,我早已饥肠辘辘。母亲炒了一碗米饭,我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她坐在我面前,摸摸我的额头,柔声问我哪里不舒服。

⑤我说:“没哪里不舒服啊。”

⑥母亲的脸色变得有点难看,不停地数落我,内容无非就是要我认真学习。

⑦门外传来父亲的声音,母亲拿起手电筒,迎了出去。父亲看到我的第一句就是:“向老师请假了没有?”我答不上来。“啪!”我的身上重重地挨了一巴掌。记忆中,父亲性子温和,比母亲有耐心,很少打我。打了我一巴掌后,他似乎还不解恨,抓起门后的扫帚朝我扑过来。父亲一边打,一边骂我不争气,小小年纪就学会逃学,长大了肯定是个没用的人。

⑧不争气的泪水奔涌而出,不是因为被打后的痛,而是父亲骂我的话。逃学,在我看来,是一些成绩差、表现很不好的学生干得事,是一件让人深恶痛绝的事。而我,一直以来学习成绩优异,在学校经常被老师夸奖、被同学羡慕。这一次,仅因为回家,我就成了逃学的坏孩子。15岁的我背起书包,摇摇晃晃地走出家门,赶往学校。

⑨月亮真好,又圆又大,像一面明晃晃的镜子,安安静静地镶嵌在夜空中。四周静极了,偶尔有几声虫鸣,犹如优美的小夜曲。恍惚间,我听见有人呼喊我的名字,越来越近。那是父亲的声音。我赶紧拐进树林,蹲在一片灌木丛里。他走远了,我才站起来,揉了揉有些发麻的腿。

⑩我在树下穿行,月亮在树梢间穿梭。很快,我走出这片小树林,来到山脚下的一个水塘边。冰盘似的月亮倒映在水里,我捡起一块石头,朝水中的月亮砸去,刹那间,满池小星星闪闪发光。

⑪回到学校时,同学们还在上晚自习,我既不敢去教室,也不能去寝室——寝室门锁着,也不敢在校园里晃荡,害怕碰到某个老师。我穿过白杨树木,跑到操场上,那里空无一人。我坐在那里,静静地等着下课后跟着同学们一起进寝室。

⑫一进寝室,同学们纷纷涌上来问我去哪里了。原来,父亲来学校找过我。然后老师来了,站在门外大声问我回寝室没有。我出来回答了他,他说:“你父亲在等着我回电话。”

⑬第二天早上,我去教室上早自习。我看见教室门口站着一个人,披了一身细细密密小水珠,头发蓬乱,眼窝深陷,两眼赤红,本就皱巴巴的脸就像茄皮。穿着一件破了袖子的外衣,一双旧解放鞋上沾满了湿润的黄土。他把一罐头瓶腌菜递给我。他的手很凉,皮肤粗糙得仿佛腐朽干枯的老树皮。我的心好像被什么扯了几下,想说什么,最终却什么也没说。

⑭我低下头,一大串眼泪摔碎在我的脚背上,就像那一夜的水塘里,被我砸碎的月亮。

【1】依据文章思路和内容,完成对故事情节的概括。

①在学校,“我”请假回家被拒,鼓足勇气逃学回家。

②到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第二天早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句子。

(1)他把一罐头瓶腌菜递给我,他的手很凉,皮肤粗糙得仿佛腐朽干枯的老树皮。(从修辞的角度)

(2)我低下头,一大串眼泪摔碎在我的脚背上,就像那一夜的水塘里,被我砸碎的月亮。(加点字表现了人物的什么心理)

【3】本文从题目到结尾四次写到“月亮”,有什么用意?

【4】本文的主要人物,有人认为是父亲,有人认为是“我”,有人认为是父亲和“我”两个人,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四、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5分)

4、

古诗文默写。

(1)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2)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3)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4)《木兰诗》中描写战事频繁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写出山西村山环水绕,花团锦簇,春光无限,又富于生活的哲理。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5、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造化钟神秀”。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

6、

任选一题作文

(1)留在我记忆中的芬芳

要求:①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2)我终于找回了_________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七、 (共1题,共5分)

7、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河中石兽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阅十余岁   阅:经过、经历 B. 棹数小舟   棹:划(船)

C. 尔辈不能究物理   物理:一门学料 D. 湮于沙上   湮:埋没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2)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 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

C. 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D. 文中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4】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写出一点即可。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试卷分析
(总分:40)
总体分析
选择题(1道)
字词书写(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名句名篇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作文(1道)
(1道)
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