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 试题库> 高中语文> 试题解析

1、

写作训练

了解文艺评论的写法,为《最后的常春藤叶》写一篇文艺评论。

更新时间:2024-04-28 05:22:09
【考点】
【答案】

例文:

生命之光

谈起美国欧·亨利,想必都不陌生。这位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创作出了不少让人深省的文章,像《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双料骗子》,《最后的常春藤叶》等。

原本以为欧·亨利的文章大都是讥讽风格夹杂犀利言语,但读了《最后的常春藤叶》之后,我发现我对欧·亨利的评价太表面了。

《最后的常春藤叶》讲述了一位青年女画家琼珊得了肺炎之后的故事,之前,我认为琼珊应该还算是一个阳光灿烂,积极向上,青春活力的女孩吧!因为她还想去写生。尽管她在面对疾病时,沮丧地说:“当窗外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落下的时候,也就是我告别这个世界的时候。”也许当时的医疗设备不够先进,小小的肺炎就足以夺去人的生命了。

生命能够伟大,也许是当身心遭受摧残时,拥有顽强的毅力吧!

肺炎对琼珊造成了巨大的痛苦和失望,最终让她不得不放弃生命。那窗外傲然屹立在干枯树枝上的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成了她的精神支点、生命希望。读到这里,我此时似乎也感受到了死神在慢慢的靠近。同样也有一位名叫贝尔曼的老画家,不幸害了肺炎,他一生没有出色的作品。作者这样安排我本以为老画家可能抱憾终生。可谁知欧·亨利笔下的文章,有哪几个不是意料之外的呢?琼珊的病情每况日下,但她每天都去看那棵树,叶子一天天地落下,后来剩下了一片叶子,她每天都能看到。起初我以为这片叶子真够义气,知道琼珊说过的话,但是文章最后,通过别人的言语透漏出,那最后的常春藤叶是那位老画家贝尔曼的惊世之作,是贝尔曼用生命完成的。多么让人感叹,让人钦佩!

贝尔曼生命的完结,于人类社会来说,虽然看起来只像是一只萤火虫,但光芒却照亮了整个黑暗。琼珊也因为最后的常春藤叶,生命得以延续,换来了又一个生命。也许贝尔曼可以悄悄地死去,不必理会和自己一样得了肺炎的人,但他,成就了一个人。

也许别人会认为这是同行间的支持吧,但我认为,这何尝不是友谊间的光芒呢?友谊不只是在朋友中,不只在亲属中,不只是在熟人中……

同时我也赞叹精神的力量,可以用一种信念,抗拒所有痛苦,困难。

这篇文章有两个名字,一是“最后的常春藤叶”,一是“最后一片常春藤叶”,我认为后者更能突出作者的本意吧!

我喜欢欧·亨利的作品,它能呈现出美和希望!

【解析】

本题考查作文写作的能力。本题要求写文学评论。文学评论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某问题或某事件发表自己意见的文章。阅读文学作品,欣赏影视艺术,对作家、作品和其他文学现象进行的评论属于文学评论。写文学评论要注意:⑴评论的科学性,实事求是,不以个人的直觉和偏见任意地拔高或贬低。⑵见解的独创性。要准确把握评论对象,挖掘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从而提出自己新颖、深刻、精辟的见解;⑶语言的生动性。评论语言既要准确严密,又要适当讲求文采,增强表达的形象性与生动性。

《最后的常春藤叶》是美国著名小说家欧·亨利的名篇,在这篇小说中,作者讲述了青年画家琼珊,不幸染上了肺炎,生命危在旦夕,医生和朋友尽了他们最大的努力,但琼珊对战胜病魔缺乏信心,固执地认为,当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脱落时,她就会死去。于是,这片常春藤叶,就成了琼珊的生命之叶,希望之舟,精神支点。出乎读者的想象,虽历经深秋的大风大雨,这片常春藤叶,却始终骄傲地挺立枝头。于是,琼珊在它的激励下度过了难关,而帮助琼珊创造这一生命奇迹的老画家贝尔曼却感染了肺炎死去。

为本文写文学评论可以从以下角度思考:某一人物形象的几个方面特征,结构上曲折、巧合、线索等,语言个性化或生活化,技巧上对比、讽刺、或吸收其它文体特色等。考生要选择自己最有话可说的角度立意。

立意:

生命因支点而美丽——也谈《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人公;

小人物、大梦想——琼珊的寻梦、梦碎、圆梦;

《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题多元探究;

……

素材:

1.欧·亨利《最后的常春藤叶》以琼珊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小人物寻梦、梦碎、圆梦的故事。这既是对小说内涵的新解读,又契合了当下"中国梦"的主题,并将价值观与文本、课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重温经典的同时,升华了对梦想的认识

2.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依然留在古老的墙面;琼西也绽放出了往日的笑容;伟大的画家贝尔曼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文中作者着力挖掘和赞美小人物的伟大人格和高尚品德,展示他们向往人性世界的美好愿望。最后一片叶子”的故事,让我们着实为琼西的命运紧张了一番,为苏的友谊感叹了一回,为贝尔门的博爱震撼了一次。

3. 《最后的常春藤叶》另一显著的特色在于对“情节空白”的运用,老贝尔曼“画叶”的行动本应是作品关键所在,作者却没有实写。只有结尾处向读者简单透露了贝尔曼画藤叶而死的事实,但对他的具体行为却不着一笔,这样,在整篇小说的情节结构中留下了一大块空白,似乎缺少了对整篇小说因果链条的一个完整印象:作者没有讲述故事的“中间部分”,恰恰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这样,从接受美学角度讲,情节的创造、补充则需要文本的阅读者的继续完成。对于风雨之夜的情形,读者可以用自己的心灵去想象,去再造。这样,小说的表面情节逐渐淡化而退为内化,使表面的事件的前后衔接转而为心理感情的合理发展,对整部作品的合理解释不在于外部的单纯情节,而在于内部的情感情节,读者心灵的意象化,情感的形象化,使小说的情节更加丰富而理想化了。

结构:

文学评论的常见结构:开头部分要复述情节梗概,不露声色地点出要强调之处,并引出论点;中间部分要边引述原文,边用引证法、比喻法、反证法等评论,并适当联系现实,引申发挥典型的意义;结尾处重申论点,发出感慨。如写“《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多重艺术”,考生就可以从“从人物塑造上来说”“从环境意境角度看”“从小说结构的来看”“从细节安排的巧妙看”这四个角度来组织全文,考生要注意文章内容的层次性。

题型:作文 题类: 难度:较难 组卷次数:0
下载
收藏
+选择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最新试题
最新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