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油田学校(五四制)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答题卡下载
收藏试卷
平行组卷
一、选择题 (共1题,共5分)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

A.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kàn)妇。

B.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hán)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C.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xiāo)里去了。

D.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zhù)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秋天的怀念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文章题目是“秋天的怀念”,那么作者都怀念了什么?

【2】文章第①段和第⑦段两次出现了“好好儿活”,分别有什么含义?

【3】“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挡”是母亲有意识的动作还是无意识的行为?你是如何理解的?

【4】“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联系全文分析,文章最后浓墨重彩地写菊花的原因有哪些?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3、

文言文阅读

(甲)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述而》)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乙)

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

——(《韩诗外传》)

(注解)①敧(qī):倾斜。②宥(yòu)座:座位右边。“宥”通“右”。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④恶(wū):哪里,怎么。

【1】《论语》是____(学派)的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_____(体裁)著作。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择善而从之

(3)博学而笃志

(4)满则覆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有满而不覆者哉!”__

【4】(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自己所受的启发。

四、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5分)

4、

《传统文化》默写填空

(1)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美好品德之一,孔子在《论语》中就曾提出“以直报怨,_______________。”

(2)《诗经·卫风·木瓜》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礼教精神,包括礼尚往来、取少予多、感恩图报等,其中“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是核心思想。

(3)国家之恩,常常是潜移默化中施惠与百姓,百姓常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正所谓“太上,_____________;其次,亲而誉之。”(《老子》)

(4)“孝,_____________。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说文解字》)

(5)“孝子之至,__________________。”尊奉双亲,是孝子行孝的最高境界。(《孟子·万章上》)

五、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5、

名著阅读

(1)他向我和蔼地说道:“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的画。”

这段话中“他”是________。这个片段选自散文集________,本部书原名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本篇记叙了作者留学_______(国家名)学医的生活,其中的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幻灯片)事件令他感受到身为弱国国民遭受的屈辱,同时也看到国人的麻木,这使他产生了________的想法。

(2)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

这段文字选自本部书中的哪篇文章?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试卷分析
(总分:55)
总体分析
选择题(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名句名篇默写(1道)
名著阅读(1道)
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