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邳州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答题卡下载
收藏试卷
平行组卷
一、选择题 (共1题,共5分)

1、

选出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拗(ǎo)断 澄(dèng)清 隐匿(nì) 收敛(liǎn)

B.着(zháo)落 菡(hàn)萏   霎(shà)时   发髻(jì)

C.棱镜(lèng) 蝉蜕(tuì)   愠(yùn)色   黄晕(yùn)

D.反省(xǐng) 侍(shì)弄   秕(biě)谷   静谧(mì)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2、

课内阅读。阅读后完成文后各小题。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理解“各得其所”的含义,说说母亲和儿子“各得其所”了吗?

【2】文中画线句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3】文中多处运用对称的句子,举出一例,说明这样写的好处。

【4】结合语境,说说你对句子中“整个世界”的理解。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3、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煮饭成粥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①,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②?” 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 。太丘曰:“尔颇有所识③不?” 对曰:“仿佛志之。” 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④,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注释)①箅(bì):蒸饭的器具,使米不至于落入水中。著箅,放箅子。②馏:蒸饭。③识:记住。④更相易夺:相互修正失误遗漏。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太丘舍去   ②元方入门不顾

③饭落釜中   ④俱委而窃听

【2】用“/”在需要停顿处标注出来。

元方、季方 长 跪 曰 大 人 与 客 语 乃 俱 窃 听 炊 忘 著 箅 饭 今 成 糜

【3】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4】甲文陈元方的表现可用哪一词概括?乙文陈太丘是怎样一个人?

四、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5分)

4、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王湾《次北固山下》第二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岐王宅里寻常见,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5)____________________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6)择其善者而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两千多年前,中国哲人孔子说的话,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朋友到来的愉悦之情。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5、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1)写出一、二两诗句的大意。

(2)意象“故园菊”除了有思乡之情,还传达怎样的情感?

六、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

6、

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三行诗句。

墙角的花,

当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七、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

7、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文后各小题。

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

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他说。

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但我便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必须深知烈士生平的人做,因为他比别人关系更密切,心里更悲愤,做出来就一定更动人。于是又争起来。结果是他不做,我也不做,不知谁承认做去了;其次是大家走散,只留下一个拟稿的和一两个干事,等候做好之后去拍发。

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

【1】结合原文,说说范爱农故意“针对我”缘由是什么?

【2】这里刻画范爱农主要使用什么手法?你读到怎样的一个范爱农?

【3】《朝花夕拾》善于描摹人物,你还读到了一位怎样的保姆?她做一件什么事情让“我”心存敬意?

八、作文 (共1题,共5分)

8、

以“认识你,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试卷分析
(总分:55)
总体分析
选择题(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名句名篇默写(1道)
诗歌鉴赏(1道)
语言表达(1道)
名著阅读(1道)
作文(1道)
难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