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答题卡下载
收藏试卷
平行组卷
一、选择题 (共1题,共5分)

1、

(题文)据古代(东西洋考)记载,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归船自银钱外无他携来。此局面持续到清初,民间遂多用外国银钱。这表明清初及前代

A. 中国外贸在世界居优势地位   B. 清期海禁政策限制外贸发展

C. 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农业经济   D. 东西方间以货易货交流频繁

二、 (共1题,共5分)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古至今,我国政治改革与政治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积累了重要的经验教训。

材料一: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始终没有脱离氏族一部族一宗族一家族的发展脉络,“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在家为孝,在朝为忠”已经成为几千年社会关系的真实写照,形成了“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治于法者,民也”的社会现象。

  ——摘编自曾小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独特类型及其特征》

材料二:1901年1月29日,清政府“变法革新”上谕:“法令不更,痼习不破,欲求振作,当议更张。”“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

——据韦庆远、柏桦编著《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指出“必须镇压一切反革命活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从1957年开始就不能正常工作,1966年到1975年几乎完全处于停顿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向了经济建设。邓小平复出后提出了“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等著名论断。2004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摘编自俞可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年政治发展的逻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基本特征,并对其进行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实行变法革新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政治建设变迁的趋势。

网友关注的试题 更多>>
网友关注的试卷 更多>>
试卷分析
(总分:15)
总体分析
选择题(1道)
(1道)
难度分析